新闻动态
上海生科院:把重大产出写进“健康中国”
2019-10-12
QQ浏览器截图20191012091117.png

中科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园区  图片来源:中科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供图


今年5月,中国科学院生命与健康领域一个面向“健康中国”战略、实施“关口前移”的特色研究所已整装待发——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以下简称营养与健康所)正式获得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批复,成为中央独立事业法人科研机构。

这个历经3年“大刀阔斧”式整合而成的研究所,既是中国科学院深化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上海生科院”)改革的关键之笔,更是中国科学院贯彻落实《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的“率先”行动。

“未来,我们将把‘营养健康标准、健康促进手段、慢病干预方案’等重大产出写在祖国大地上。”上海生科院原院长、营养与健康所负责人、中国科学院院士李林告诉记者。


“第四机构”如何破局

2015年起,中科院在实施“率先行动”计划中,启动了深化上海生科院改革。在这场顺应生命与健康科学发展规律和内在发展需要的深化改革中,上海生科院的学科布局划分为分子细胞、脑科学、分子植物、人口健康等4个重点领域。

2016年11月起,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创新中心、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创新中心、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创新中心等3家**创新中心,以及上海生科院人口健康领域实体科研机构(现营养与健康所)同步开始以中科院内“计划单列”的形式运行。人口健康领域科研机构常被简称为“第四机构”。

李林表示,“人口健康领域涉及的研究方向更复杂,相关单元也更多,改革的难度自然更大”“‘第四机构’的改革走向,事关整场深化改革的成败,是将改革进行到底的不可或缺的一环”。

“第四机构”的整合涉及“三所一院两中心”,包括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试点以来新建共建的营养科学研究所、上海生科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健康科学研究所、中科院—马普学会计算生物学伙伴研究所、中科院—第二军医大学转化医学研究院,以及从中科院上海分院划转的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信息中心(前身为中科院上海文献情报中心)、中科院上海实验动物中心等。

对标中科院“率先行动”计划,“第四机构”能建成何种类型的四类机构,一条自主探索之路正在铺就。就在“第四机构”广大科技人员困惑迷茫、翘首以盼的时候,2017年底,中科院领导指点迷津,“第四机构”明确了以特色研究所为发展方向。

李林同时介绍,在深化上海生科院改革紧锣密鼓的组织实施中,“第四机构”科学家潜心致研,丝毫不懈怠。如2016年,原营养科学研究所研究员翟琦巍与合作者发现,**RNA可作为记忆载体将获得性性状跨代遗传,为研究肥胖等代谢疾病的遗传机制开辟了新方向。该研究成果在《科学》上发表,并入选2016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

有不少成果作为“华丽转身”的基础,科研人员感到信心满满——“第四机构”未来可期。


filename

科学家指导研究生进行活体成像分析。

filename

科研人员进行胚胎遗传学操作。

filename

先导细胞(玫红色)引导造血干细胞(红色)归巢进入血管微环境。


“整合”焕新生

时隔一年,2018年底,中科院决议,“第四机构”正式以“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的名称,进入“率先行动”计划特色研究所筹建序列。

“第四机构”的领导班子分析认为,破除“一级法人、两级管理”的管理壁障,建立“一级管理”的管理运行架构,是营养与健康所改革的第一步。

在“一级管理”管理运行架构构筑中,许多管理人员的岗位进行了调整——原来的所领导不再继续任职、管理处室的主任处长变成主管、未竞聘上管理岗位的职工转岗以尽其才……

原健康科学研究所(以下简称健康所)常务副所长孔祥银就是其中之一。他2014年前后开始执掌健康所,两年后重回科研一线,担任营养与健康所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科院肿瘤与微环境重点实验室主任。

“我有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科研。”他表示,“未来,我们课题组将继续在人类重大疾病发生的遗传学、表观遗传学基础,疾病相关基因的功能研究,以及生物信息学等方向上重点开展研究。”

“这是一个重塑的过程。”李林说,“大家都看到了这次改革对研究所是一次很好的发展机会,齐心协力地配合改革。”

在科技布局等重构上,营养与健康所领导团队一致认为:“第四机构”的整合,不是否定一切、重新另起炉灶,应该是将“三所一院两中心”过去多年来厚植起来的优势,进一步整合、凝练、聚焦,焕发新生,彰显特色和不可替代性。

创建于2003年的原营养科学研究所以代谢组学为突破点,从分子、细胞、动物、人体到人群,开展以预防为中心、与营养相关的疾病研究。依托其建设的两个中科院重点实验室(中科院营养与代谢重点实验室、中科院食品安全重点实验室),在改革中整合为新的中科院营养代谢与食品安全重点实验室,进一步凝练和整合了研究方向,更加有利于重大成果产出。

原健康所由上海生科院与上海交大医学院共建,中科院肿瘤与微环境重点实验室依托其建设,中科院与二军大共建的转化医学研究院亦有部分研究组依托其建设。这两个非法人研究机构与多家医院建立的合作关系,为营养与健康所开展临床转化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成立于2005年的中科院—马普学会计算生物学伙伴研究所则致力于理论与实验相结合的计算生物学研究,聚焦密集型生物数据的全新计算工具及算法的开发,其目标是实现以优美的数学语言解读生命的奥秘。中科院计算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依托其建设。

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信息中心是以信息服务支撑系统创新的重要部署,已具备一定的服务中科院、国家有关部门及地方政府战略研究和学科发展决策的能力,整合后成为营养与健康所的智库单元。

整合改革后,营养与健康所在管理上实现了一级管理,在学科布局上,则明确了“慢病防控与健康促进、**营养与食品安全、生物医学大数据与健康智库”等三大方向。“实现了与上海生科院内3个**创新中心错位发展、生物学与基础医学交叉的目标。”李林表示。


filename

显微注射

filename

共聚焦显微镜活体观察造血干细胞归巢


“全链条”服务人口健康

“三所一院两中心”整合重组为营养与健康所后,找到准确的定位,成为当务之急。

就在中科院启动深化上海生科院改革之初,科学家拿到了一组令人感到沉重的数据。类似数据在日前发布的《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中也有披露:我国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导致的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88%,导致的疾病负担占疾病总负担的70%以上。重大慢病防控与老龄健康促进已成为“健康中国”战略面临的重大挑战。

面对这一不争的事实,科学家分析,当前,我国相关领域研究机构似乎少了点什么。

“群体营养类研究机构和食品营养类研究机构侧重于政策研究、食品加工、市场监管等方面,而疾病类研究机构则侧重于疾病控制、公共卫生、药物研发等方面。”李林介绍。

很显然,以中国人群健康促进为立足点,从致病机理到营养与健康促进关口前移的系统性布局,是现有研究机构中尚未覆盖的空白,这恰恰是营养与健康所*能主动作为的地方。

基于这样的认识,营养与健康所提出“围绕‘健康中国’战略,打造**营养与慢病防控研究机构,支撑健康产业发展”的战略定位。

“营养、健康、大数据”“慢病干预方案、健康促进手段、营养健康标准”……在营养与健康所举行的一次全体会议上,该所研究员潘巍峻第一次听到李林提纲挈领地勾画出研究所的发展蓝图,感到振奋不已。

“科学上我们要去攻克世界难题,研究成果在应用上也应当是有生命力的。”潘巍峻告诉记者,“做到顶天又立地。”

2018年11月20日,潘巍峻带领研究团队,在国际上**高清晰解析了体内造血干细胞归巢的完整动态过程。研究成果在《自然》发表。

过去6年来,潘巍峻一直和“造血干细胞归巢”这个问题“死磕”。他先后在耶鲁大学、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学习*前沿的理念和技术。

为观察造血干细胞归巢的全过程,他带领课题组利用斑马鱼这一模式动物,在优化活体成像技术的基础上,进一步整合活体免疫荧光标记、遗传调控和图形重构计算等方法,首创了一套全新的可以完整解析体内造血干细胞归巢全过程的研究体系。

论文发表于《自然》后,临床医生也感到十分振奋。华山医院血液科主任医师陈彤表示,“这一发现预示着我们今后在临床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时,可以靶向、定向地诱导造血干细胞的归巢,有望极大提高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成功率。”

当前,在营养与健康所,像这样打通基础科学与临床应用的研究正在布局。

李林表示,在特色研究所筹建期,我们将抢抓国家目前正在组织实施的主动健康、食品安全、慢病防控等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机遇,进一步修炼内功,积极谋划牵头融“营养、大数据、健康”为一体的重大项目,时刻为国家“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相关任务的组织实施做好准备。


“**PI”瞄准大任务

PI(课题组长)制是国内外科研组织管理模式通用的一项制度。但是,当国家重大需求对科学界协作提出更高要求时,PI制就显示出了局限性。

营养与健康所转型发展的关键改革举措之一,就是创造性地提出打造以问题和任务为导向、灵活机动的“**PI”任务团队制度。

科学家也认同,应当在现有PI制的基础上,以一些方向或者任务来凝聚大家,构建“**PI”任务团队制。

“围绕重大任务的‘**PI’能让多个研究团队相互配合,一起解决重大科学问题。”孔祥银强调,要让这一制度充分发挥作用,则需要有一套合适的、区别于**中心的评价体系。

“不能再以数论文、数影响因子去评价科研工作。”孔祥银表示,在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的定位下,科研评估体系建设成为营养与健康所推进“**PI”制度接下来要布局的关键。

营养与健康所按照特色研究所建设方案设计的三大特色方向和五个重点任务,形成了纵横交错的“**PI”任务团队,纵向上有中国**营养计划、生物医学大数据平台建设、生命健康科技智库建设3个任务团队;横向上通过企业、临床医院资源,搭建了6个任务团队。这几个以3个中科院重点实验室为后盾的“**PI”任务团队,贯穿“基础研究、技术开发、示范应用”全链条。

此外,为推进研究成果尽快落地转化,营养与健康所还组建了一支强有力的产业化队伍。例如,湖州**营养基地布局了21人的产业化经营人才和团队,致力于研究成果的转移转化,支撑健康产业发展。

短短一年多时间里,营养与健康所在筹建特色研究所的过程中,以发挥“整合优势”的思路,实现了在规划、布局和管理上的“三统一”,从体制上解决了营养、数据、健康三者的链条断裂问题。

把重大成果写进“健康中国”,以科技创新造福人民,是营养与健康所的初心与使命。胸怀初心,肩负使命,科研人员正奋进在迈向世界科技强国的征程中。

官方微信

021-64605459(周一至周五09:00-17:30)

客服邮箱:shszexpo@163.com

2022第九届上海国际私人健康管理及医疗定制服务展览会


延期时间待定

展会地点:上海展览中心